欢迎光临中药材电商平台!
注册 登录

坚持中药材产业绿色发展

   日期:2022-08-04     浏览:81    评论:0    
核心提示:  贵州是中药资源大省,以道地性、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为重点,以绿色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与优良品种
   贵州是中药资源大省,以“道地性、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为重点,以绿色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与优良品种选育、中药材产业绿色标准体系建设、中药材绿色种植养殖基地建设、全产业链条质量控制与管理等方面加大扶持引导,全省中药材产业成为绿色生态农业强省建设和乡村振兴最具亮点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

  绿色发展是贵州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色。贵州立体气候明显,生物资源多样,森林覆盖率已达到62.12%,生态环境良好,农业污染源少,是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天然之地。绿色是中药材发展的底色,绿色发展也必然成为贵州省以农业为基础的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最亮丽的名片。

  绿色发展是贵州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式。贵州地形地貌复杂多变,生物资源丰富多样,野生药用植物种类繁多,蕴藏量大,其中道地药材有95种,草珊瑚等部分野生资源的面积在全国居首位。优良的生态环境加上野生的资源开发利用,天然具备绿色的属性。近年来,贵州省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人工种植栽培或养殖的中药材多采用绿色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对质量要求高。

  绿色发展是国家中药材高质量发展的目的。“药材好,药才好。”中医药是我国的民族瑰宝,中药材产业是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优良的中药材品质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根本。中医药要发挥好良好的作用,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对药材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发展绿色中药材种植养殖、生产,提升中药材的质量,对于保护和发展中药材产业,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与优良品种选育。中药资源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1983—1987年的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查明贵州有各类药用资源4290种,其中药用植物3924种,隶属274科、1384属;药用动物289种;药用矿物77种,为贵州中药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在近年开展的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中查明贵州有药用植物资源7317种。可见,中药资源家底有待持续调查摸清。因此,贵州需进一步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普查,做到品种、数量、分布数据化管理,并进行合理开发利用的规划设计,达到既满足野生资源的高产优质,又起到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杜绝物种灭绝的目的。对于濒危物种,要加强人工干预,构建野生珍稀濒危物种种质资源库、物种基因库,凝聚相关研究团队和科技资源,开展野生中药资源保护、人工资源生产,形成较为完善的中药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服务支撑体系,促进中药资源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

  加强中药材产业绿色标准体系建设。中药材质量提升是社会和业内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尤其是标准化提升已成为行业共识。近年来,贵州中药材产业发展迅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种植养殖水平逐年提高,优势品种逐渐凸显,但仍然存在道地药材品牌不强、中药质量优势不足等问题。要按照新旧两个“三品一标”打造中药材产业,即按照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和地理标识保护产品的方式,加强以农业为基础的中药材种养殖的管理和生产;按照品种、品质、品牌和标准化生产的新三品一标的方式,综合开发利用中药材。以提高质量、清洁生产、节能降耗、污染治理、循环利用和生态保护为着力点,制定推行原料药绿色种植养殖基地、绿色工厂、绿色管理标准等绿色生产标准,逐步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文明的绿色生产体系,推动中药材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加强中药材绿色种植(养殖)基地建设。坚持“有机、绿色、道地”原则,有序推进绿色标准化种植(养殖)。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养殖),通过林下仿野生中药材种植(养殖)模式,以“不施一粒化肥、不用一滴农药”的栽培管理方式,让中药材回归山野林中。针对中药材生产与深加工产业化过程产生的非药用部位、固体废弃物及副产物开展科技攻关,创建资源循环利用策略、模式及适宜技术体系,生产中药发酵饲料、有机肥料等产品,实现资源化、减量化、再利用的循环发展,构建中药材资源循环利用的理论和技术体系。

  加强全产业链条质量控制与管理。在种植养殖环节,要合理、科学使用农资,包括农药、化肥和饲料,根据种植养殖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做到高产、安全、优质、高效,从源头上保证中药材道地品质。做好全产业链条风险关键控制点分析,对种植养殖环节的农兽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风险,以及采收、储藏、加工环节的微生物超标、生物毒素超标等风险具体分析,进行综合控制。在加工环节,要注重中药材加工过程中活性物质下降,品质降低等问题。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