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药材电商平台!
注册 登录

玉龙县: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

   日期:2023-03-29     浏览:139    评论:0    
核心提示:  玉龙县先后被认定为云南省云药之乡滇西北高山药材基地云南省18个重要中药材种植基地中国林药之乡全国林下经济发展示范县。云
   玉龙县先后被认定为“云南省云药之乡”“滇西北高山药材基地”“云南省18个重要中药材种植基地”“中国林药之乡”“全国林下经济发展示范县”。云木香、滇重楼通过国家GAP认证,“玉龙县滇重楼”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鲁甸乡鲁甸“玉龙滇重楼”示范村已被农业部列为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鲁甸乡高山道地中药材被列入2020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镇建设名单。

  做大做强产业

  玉龙县(前身丽江县)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早在100年前的清代,当归已是丽江一项重要出口的商品。1933年从印度引种的云木香成为国内首创。1945年丽江纳西族民间医生和德昭家族编撰的《玉龙本草》,收载的丽江地方常用中草药就有328种。有数十种中草药在纳西族东巴经中早有记载。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丽江县(现为玉龙县)公社、大队相继办起了药材基地(场),开始对中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生产和销售,先后从外引种人参、西洋参、三七、砂仁、川芎、潞党参、附子、渐贝、平贝、白芷、地黄、苍术、白术、黄连、麦冬、桔梗、辽细辛、连翘、荆芥、板蓝根、玄参、牡丹、芍药、杜仲、黄柏、枝子等几十个品种试种,其中,人参、桔梗已形成主要商品。到 1987 年底,秦艽、胡黄连、雪上一支蒿等品种已通过省、地、县有关部门鉴定验收合格。但因对市场认识不足、流通渠道不畅,信息闭塞,中药材发展缓慢。

  21世纪初,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云药”产业的重大战略决策,玉龙县被列为省“云南中药材基地建设”中重点突出的18个县之一。玉龙县委、县政府抓住这一机遇,立足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种植历史,决定将中药材作为重点产业来抓,加大扶持力度,掀起了人工种植中药材的热潮。到 2008 年,玉龙县云木香、秦艽、白术 、桔梗、当归、附子、重楼、黄山药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2331 亩。

  近几年来,玉龙县抓住省市把中药材产业列为“一县一业”的机遇,先后出台了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决定、产业化实施方案、实施意见等文件,按照“一个重点产业,一个推进组、一位主抓领导、一个发展规划、一套配套政策”的思路稳步推进,细化了土地、人才、财政、机制、金融、资金等方面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大抓中药材产业。 (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一版)

  玉龙县政府与云南白药集团签订了中药材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和云南白药(丽江)生态科技产业园项目协议,并先后与云南农大、省农科院等23家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目前,玉龙县已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企业技术中心5家。

  在中药材产业发展中,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健全完善中药材种植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标准体系。推动从事中药材种植、收购、初加工、精深加工和销售的经营主体实行标准化生产加工,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带动中药材标准化生产进村入户。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提高良种覆盖率。推动中药材基地有机(转换)认证和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登记认定。

  经过多年发展,玉龙县90%以上村委会都种植有中药材,已初步形成集中药材种植、种苗研发繁育、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互联网销售、创新创业、产业强镇、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等融合发展的产业链。目前,全县已建成滇重楼、云木香、秦艽等高山道地药材规范化基地25个。鲁甸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园、南口科技创新和仓储物流工业园、雄古以中药材为主的生物资源精深加工园区和太安三产融合示范区集中了全县60%的中药材种植、产地加工和精深加工的企业和合作社。

  云南白药太安公司建成了产能为1000吨/年的中药饮片生产线一条,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并通过GMP认;鲁甸山芸药业公司建成鲁甸中药材初加工集散点及扶贫车间;得一公司建设了占地4000平方米的道地中药材即食饮片加工生产线;华利公司改造中药饮片生产车间1800平方米、新建中药饮片电商销售和管理系统网络。玉龙县先后被认定为“云药之乡”“滇西北高山药材基地”“云南省18个重要中药材种植基地”。

  玉龙县中药材面积、产量、产值分别占丽江市的50%以上、80%、近70%;省级龙头企业占全市9户中的8户。2019年-2021年,玉龙县中药材农业产值从6.8亿元增加到8.9亿元,年均增幅7.6%,占全市比重上升到58.65%;中药材加工产值从13.6亿元增加到16.1亿元,年均增幅14.77%;中药材龙头企业销售收入从10.7亿元增加到12.31亿元,年均增幅10.98%。2018年-2021年,全县中药材综合产值从8.97亿元增加到25.01亿元,年均增幅40.05%。“云全1号”滇重楼10个样品皂苷平均含量2.768%,比全省159个重楼样品平均含量高136%。

  玉龙县已实现中药材种植基地绿色防控全覆盖,2019年全县中药材仅有GAP认证基地1100亩,到2021年完成滇重楼、云木香、珠子参、秦艽等有机转换认证达13546.05亩,年均增幅175.09%。目前,全县已建设14个濒危珍稀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科技示范基地,重点对县内滇重楼、珠子参、白及、金铁锁、胡黄连等濒危特色高山药材品种进行繁育技术及野生驯化技术进行研究示范,促进了全县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玉龙县5G+农业产业管理运营中心于2021年11月正式投入试运行,已加入平台用户5697人(户)、农业企业201家,具备了农业产业数据线上采集、分析监控、统计汇总、资讯服务和问题咨询等功能,达到了县级农业产业管理运营平台建设省内领先水平。

  发展效益明显

  产业发展成效明显。2022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5.65万亩,其中,标准化基地8.1万亩,实现农业产值9.58亿元;加工中药材3.55万吨,实现加工产值17.73亿元,中药材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1.85∶1,远高于全县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玉龙县中药材面积、产量、产值分别占丽江市的50%、80%、60%。2019年-2022年全县中药材农业产值从6.8亿元增加到9.58亿元,年均增幅8.33%,占全市比重上升到59%;全县中药材加工产值从13.6亿元增加到17.73亿元,年均增幅16.48%。

  农户增收效益显著。全县中药材种植农户29606户,中药材从业农民91725人,农户户均中药材产值32367.5元,种药农民人均从中药材增收1880.5元。中药材真正成为玉龙县高寒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生态支柱产业。鲁甸乡90%以上的农户种植中药材,从业农民已达12097人,人均种植中药材5.77亩,人均中药材种植产值1.8万元。太安乡重楼种植农户1805户,占全乡农户总数的81%,户均种植1.55亩,户均重楼种植产值达3.64万元,人均重楼种植面积0.54亩,人均重楼种植产值达1.28万元,成为全乡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中药材专业大户数624户,产业流转土地面积19153亩,合作社种植面积52938亩。

  龙头带动能力增强。全县注册登记中药材产业领域企业598户,培育75家省级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有从事中药材产业的省级农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8户,其中,主导产业销售收入达1亿元以上的2户,基本形成了从种苗繁育、规范化种植、产地加工、仓储物流到生物制药、医疗康养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玉龙县鲁甸山芸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采取“签订协议,回收药材;入股车间,年底分红;专职就业,保障收入;季节性用工,增加收入”四种发展模式,通过订单收购、技术支持、劳务挂钩、运用“三统一”订单农业等形式,与1620户农户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12960亩。2021年临时用工达6000人次,回收初加工中药材13000吨,销售额达4200万元。

  品牌有序推进。“玉龙滇重楼”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8家定制药园通过省级认定,成功打造了云鑫、云全、千草堂、华利、得一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滇重楼入选首批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省60%以上滇重楼种子种苗出自玉龙;云木香入选第二批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产量占全省80%、全国65%左右;秦艽产量占全省80%、全国25%左右。

  目前,玉龙县以滇西北高山道地中药材和优质传统特色中药材为重点,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创新引领、绿色发展,质量兴业、效益优先”的原则,通过“扩基地规模、抓产销两头,强加工弱项、补营销短板,兴康养休闲、促药旅融合,搭服务平台、优发展环境”等措施,努力做强第一产业、重点做大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升中药材产业的规模化、绿色化、专业化、组织化和市场化水平。计划到2025年,全县以滇重楼、云木香、秦艽、云当归等为主的高山道地中药材种植面积发展到20万亩,实现中药材产业农业产值14亿元、加工产值30亿元、综合产值46亿元以上,年均增速16%以上,中药材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2∶1以上。基本建成“两型三化”的现代中药材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玉龙“高山道地药材”的品牌效应,整体质量效益和规模化、绿色化、专业化、组织化和市场化水平明显提升。(记者 何世辉)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